一、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: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是為了及時、準確、全面地反映室內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,并為室內環境管理、污染源控制、室內環境規劃、室內環境評價提供科學依據。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。
(1)根據室內環境質量標準,評價室內環境質量;
(2)根據污染物的濃度分布、發展趨勢和速度,追蹤污染源,為實施室內環境監測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;
(3)根據檢測資料,為研究室內環境容量,實施總量控制、預測預報室內環境質量提供科學依據;
(4)為制定、修訂室內環境標準、室內環境法律和法規提供科學依據;
(5)為室內環境科學研究提供科學依據。
二、室內環境檢測的要求:室內環境檢測的要求可大致概括為五個方面。
(1)代表性:采樣時間、采樣地點及采樣方法等必須符合有關規定,使采集的樣品能夠反映整體的真實情況。
(2)完整性:主要強調檢測計劃的實施應當完整,即必須按計劃保證采樣數量和測定數據的完整性、系統性和連續性。
(3)可比性:要求實驗室之間或同一實驗室對同一樣品的測定結果相互可比。
(4)準確性:測定值與真實值的符合程度。
(5)精密性:測定值有良好的重復性和再現性。
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,吸入空氣達15~20立方米。因此 ,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。
中國城市居民占不到總人口的一半,但已有2.7億以上居民呼吸的空氣不達標。這一近于聳人聽聞的說法,來自經合組織(OECD)2007年7月17日宣布的《OECD中國環境績效評估》報告在人的一生中,至少有80%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,僅有低于5%的時間在室外,而其余時間則處于兩者之間。而一些行動不便的人、老人、嬰兒等則可能有高達95%的時間在室內生活。故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人體健康的關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。

凡是居住在室內空氣已被污染的人,他們的身體時刻都受著傷害。一般來說,慢性中毒很難被人們發現,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,當危害、中毒癥狀轉成病變時人體才有一定反應。
目前國內沒有真正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室內污染檢測和治理企業,更沒有真正的行業規范,可謂魚龍混雜,不是說室內污染處理沒有用,是大家沒有找到正規的企業,往往被一些加盟企業神話的宣傳所吸引,最終得出錯誤的結論,很多加盟企業往往只花2萬塊錢的加盟費,就好似得到了神奇的法寶,其實他們本身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室內污染是什么,又怎能怎么幫你解決問題?再次提醒大家相信科學。